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微波炉的的工作原理是: 1.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微波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热能。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波导管来传输。 微波的频段虽然很宽,但是真正用于微波加热的频段却很窄,主要原因是避免所以使用较多的频率,防止对微波通讯造成干扰。国际上,家用微波炉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率,2450MHz用于家庭烹调炊具,915MHz用于干燥、消毒。 2微波加热原理 被加热的介质一般可分为无极性分子电介质和有极性分子电介质。有极性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不显示极性。如果将这种介质放在外加电场中,每个极性分子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并在电介质表面会感应出相反的电荷,这一过程称为极化。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越强。当外加电场改变方向时,极性分子也随之以相反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 若外加的是交变电场和磁场,极性分子将被反复交变磁化,交变电场的频率越高,极性分子反复转向的极化也就越快。此时,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增大,也就是热量增加,食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便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家用微波炉的频率是2450MHz,电场方向每秒钟变化24.5亿次,其生成的热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由磁控管产生2450MHz的超短电磁波,通过微小元件发射到炉内各处,经发射、传导、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以每秒24.5亿次的极高速振动.由于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 3微波炉的工作过程 电控系统将220V交流电压通过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器,转换成40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送到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微波能通过波导管传入炉热腔里.由于炉热腔是金属制成的,微波不能穿过.只能在炉腔里反射,并反复穿透食物,加热食物.从而完成加热过程。
微波炉的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第一次看到微波炉的小伙伴都会发懵,因为不知道微波炉要如何使用,害怕操作不正确烫伤自己,也害怕操作不当造成微波炉的损坏,所以说在使用微波炉之前,先了解一下微波炉的使用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小编在介绍微波炉的使用方法之前,先告诉大家微波炉是如何工作的,让大家了解为什么微波炉会将食物在短时间内加热;顺便再说一下使用微波炉时候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微波炉是利用微波辐射进行加热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所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会随着微波磁场的变动而变化。食物中极性分子会和相邻分子之间相互产生作用,使水温不断的升高,食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使用微波进行加热的食物,它的内部也会同时的被加热,整个物体的受热就会更加的均匀,升温的速度也会加快。 正确使用微波炉的方法 1、在使用微波炉之前应该检查所使用的器皿是否适用于微波炉。 2、在烹调之前应该先放入转盘支撑和玻璃转盘,再将盛好的食物放在转盘上进行烹调。 3、在使用微波炉烹调少量食物时,多加观察,防止起火,同时不能使用微波炉储存任何的食物。 4、当食物是在塑料、纸或者是其他材料制成的简易容器中加热,应该随时注意,防止起火。 5、微波炉应为碰撞、跌落导致炉门损坏时,不要继续使用,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维修之后再使用。 微波炉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将肉类加热至半熟之后再用微波炉进行加热,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同样会继续的增长,再次使用微波炉进行加热,它的加热时间短不能将细菌全部杀死,这样加热之后的食物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2、微波炉在未使用时不能启动,避免微波炉空载运行时损坏磁控管。在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食物出现起火的现象,不能打开炉门,炉门一旦打开,周围的空气一拥而入,空气中所含的氧气会加剧火势的蔓延,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之后在将定时器调回零就可以了。 3、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不能用金属器皿,放入炉中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在进行微波加热时会和微波炉产生火花并反射微波,这样既损伤炉体又达不到加热食物的效果。 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要先确定放入微波炉的器皿材质是否可以,金属材质的器皿是不可以放入微波炉的哦;如果是纸类和塑料材质的器皿放入微波炉加热,还需要观察微波炉的温度,以免纸类和塑料类的器皿出现高温起火的现象。有些人觉得使用微波炉很危险,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微波炉的正确使用方法,只要按照小编介绍的微波炉严格的操作,相信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学会使用微波炉哦。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食品中总是含有水和其他极性分子,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微波炉加热原理是什么?
微波炉的磁控管,每秒能产生振动频率为几十亿次的微波。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cm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以物料吸收微波能是物料中极性分子与微波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外加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物料内极性分子极化并随外加交变电磁场极性变更而交变取向,如此众多的极性分子因频繁相互间摩擦损耗,使电磁能转化为热能。通俗地讲,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其本身并不产生热,在宇宙、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微波,但存在自然界的微波,因为分散不集中,故不能加热食品。微波炉乃是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变成微波,当微波被食物吸收时,食物内之极性分子即被吸引以每秒钟24亿5千万次的速度快速振荡,这种震荡的宏观表现就是食物被加热了。扩展资料微波炉三个特性:1、反射性。微波碰到金属会被反射回来,故采用经特殊处理的钢板制成内壁,根据微波炉内壁所引起的反射作用,使微波来回穿透食物,加强热效率。但炉内不得使用金属容器,否则会影响加热时间,甚至引起炉内放电打火。2、穿透性。微波对一般的陶瓷器、玻璃、耐热塑胶、木器、竹器等具有穿透作用,故为微波烹调用的最佳器皿。3、吸收性。各类食物可吸收微波,致使食物内的分子经过振荡,摩擦而产生热能。但其对各种食物的渗透程度视其质与量的大小、厚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