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作品

时间:2023-07-14 03:04:08编辑:莆田seo君

秦文君个人简历介绍

1、秦文君,1954年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少儿出版社和《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2、秦文君的童年在上海度过,1971年初中毕业后前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回上海后历任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等职,并在业余时间修读华东师范大学文凭。秦文君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她曾说过,要为孩子们写50本书,如今她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其作品曾单册销量过百万册,引发儿童文学文坛的“秦文君现象”。著有《秦文君文集》《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孤女俱乐部》《十六岁少女》等。

3、秦文君曾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另于2002年在瑞士获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其作品曾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4、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秦文君1954年出生在上海市的大名路,是家中长女。她的父亲是南下干部,母亲是上海本地人,在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办事处总部联合采购部上班。弟弟出生后,全家就搬到南昌路一机部的宿舍。儿时身体不好的她发现比玩更有趣的东西就是看书,她有空就去离家25分钟的路程的少儿图书馆借书看,从文学作品到科普读物,她统统都喜欢。小学阶段里,她读了包括《一千零一夜》等一百多本书。

1971年,初中毕业后的秦文君奔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度过了八年时光。前三年里,她的工作是林业工人,冬天伐木,夏天养路。当时她还患上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浑身浮肿。厂区条件艰苦,冬天住的帐篷四面透风40多个女生挤在一座大帐篷里,夜里轮流看守炉子,不能让它熄灭。后来林区学校的老师休产假,有人推荐秦文君,理由是“她老在看书,好像文章也写得好,肯定文化高”。所以第四年开始,20岁的秦文君被选拔到林区学校当教师。在这一时期里,她依靠给远方亲友写信,记录自己在大兴安岭里的见闻。也将自己与学生的生活写进日记里,并且她还接连阅读了许多关于儿童心理的书。在北大荒时,每逢过节过年时知青们就会相聚哭泣。但秦文君却格格不入,每当这时,她就找来一块搓衣板,放在双膝上写文章练笔。

1979年,秦文君离开了黑龙江,回到上海工作。每天上下班时,她总是要在经过的校门口那凝视孩子们许久。因为每每看到这些孩子,都能唤起她自己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记忆。于是,她也开始动笔试着写一些与孩子有关的文章投稿,收获了编辑的肯定。

正式写作

1982年,秦文君开始从事专业的少儿编辑出版工作,担任《巨人》杂志的文学编辑,此后也曾主编《儿童文学选刊》《中国儿童文学》。在工作之余,秦文君坚持创作和出版自己的作品。同年,她的第一本中篇小说《闪亮的萤火虫》发表,次年出版了姐妹篇《别了,远方的小屯》。这两本书籍的内容与儿童天性和生存权利相关,也使得秦文君决定自己以后要专为儿童和青少年写作。紧接着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里,她接连创作出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作品包括《少女罗薇》《四弟的绿庄园》《十六岁少女》等。她这一阶段的作品大多发生在秦文君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文章采用的也是带有回忆性的叙述视角。她写《十六岁少女》时,自己刚怀孕,丈夫公派出国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她买好了食物和水,拉掉电话线,停掉钟,拉上窗帘,尽量不与外界交流,自己窝在家里的小书房里写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了18万字。此外,秦文君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学习,于1984年取得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文凭。1988年,秦文君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1年,一个男孩的远方来信使得秦文君创作了《男生贾里全传》。在认识到孩子希望阅读到轻盈快乐的故事后,秦文君也开始寻求一种更为明朗诙谐的表达方式。在后面的整个20世纪90年代里,她转向创作轻喜剧风格的校园文学作品,引发了当时儿童文学的写作风潮。她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等一系列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的单册作品销售达到了上百万册,在当时被称为儿童文学文坛的“秦文君现象”,这为当时凝重的儿童小说吹来了一阵新风。秦文君创作的《贾里贾梅大系》此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等多项大奖,并多次被改编为电视电影播映,版权已输出英语、日本语、荷兰语、韩文、中文繁体字版等30余种。

2001年,秦文君当选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至今一直连任。新世纪里,秦文君的儿童文学作品从校园喜剧的描述转向对于少年精神成长的关注,接连写作出版《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三号》《逃逃》等现实题材的作品。而后她将注意力转向幻想小说,出版了“变形学校”系列,这一系列的作品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校园幻想小说。2019年,秦文君的《云三彩》出版,内容是女孩的觉醒与自强。2020年3月,中国作家出版社编选出版主题诗文集《战“疫”之歌》,秦文君作品也收录在其中。2021年,秦文君的《幸福课》出版,此书的主题是承诺与守信。

5、创作特点

写作风格中的三次创作转向

秦文君的写作风格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里有着三个较大的转向。

80年代初,秦文君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是借助作者自身丰厚的童年经验‚以及丰富的生活积累而创作出来的。这一阶段她的作品风格沉郁凝重,关注人物内心的困顿冲突,以及个体的成长中缺失的体验。

90年代时,教育理念不再致力于把儿童打造成乖巧老实的样貌,而是希望儿童会学、会玩、乐观,有主动性,对复杂的现实有一定的承受力与应对能力,秦文君是第一个捕捉到这种新时代精神背景与社会内容影响之下的都市儿童新样貌的作家。她注意到儿童的独特性,提出了“感动当下”的审美目标,以儿童特定的审美需求进行写作,突破成人审美对儿童文学的限制。她在这一阶段的作品以“顽童叙事”为主,关注儿童纯洁的心灵、敏锐的感受和独特的想象力,肯定孩子的活泼、快乐、纯真和嬉戏精神。其作品折射了90年代的新道德面貌,生动地展现出90年代城市中学生的生活图景。

新世纪后,她的写作转向了回归儿童文学自身,认为在注重儿童本位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相较于她80年代的写作风格,秦文君在新世纪的作品更为重视对儿童精神层面的挖掘。秦文君认为,“儿童文学要富于艺术灵性,有人世间的冷暖,有人类的道义和情感,用艺术之美感动儿童。”

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秦文君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双视点”的叙事方式。即她的作品一方面以故事小主人公的行动和感觉为视角,展现其思考和意识;另一方面穿插作者的全知视角,表达她自己对于人生的解读。两种视角并存的写法,使他的故事亲切自然同时又厚重悠长,具有比一般儿童视角的小说更复杂而意味深长的思考。

生动活泼的写作语言

在其最为知名的贾里贾梅和他们的伙伴们的九部作品中,秦文君善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心理刻画,塑造少男少女的形象。在20个以上角色出场的系列作品中,人物众多且各具个性。语言表达上,秦文君采用幽默的语言使得人物妙语连珠,表达贴近实际,俏皮机智,活泼有趣。

关照社会的写作立意

同时秦文君在儿童文学中以丰富的社会场景和社会问题进入成长空间。她并未回避各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矛盾,而是试图探索智慧的解决方式。对此,秦文君认为,“儿童文学不要刻意渲染苦难,但也不要回避苦难。”“社会生活是丰富的,大部分人、事、物是充满阳光的,但也有灰暗的一面。其实孩子对苦难的描写很感兴趣,他们希望了解他人走出苦难的方式,从而为自己探索世界积蓄力量。”

6、人物轶事

年长四十的忘年交秦文君童年时有个忘年交,是年长她约四十岁的阿婆,她们俩都特别喜欢看书。在闹书荒的那些年,两人之间会不断地交换书籍。阿婆借到书时,总是迅速地看完,然后偷偷地塞给秦文君,给她一天或半天时间看完再去归还。秦文君从爸妈在开明书店工作的同学家借到藏书,也会悄悄匀给阿婆看。秦文君生日时,阿婆送了她从书海里总结出的三条人生锦囊,第一条是做事要认真,第二条做人要随和,第三条交友要谨慎。

怀孕时接待读者曾有一位来自广东的女孩跑到上海的编辑部,希望能见到秦文君。当时秦文君已经怀孕在家里待产,同事们经过商量后,将此事告知秦文君,让她不必过来,编辑部的同事会安排妥当。但知晓此事的秦文君坚持要接待这个女孩,随后她大着肚子赶到编辑部,接待了这位女孩。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见面后,秦文君把少女安顿在家里,一直接待了三天,直到少女自己想着要回去。

被小学生认错

秦文君曾受邀到一所小学与喜欢《小香咕全传》的孩子们见面。当天,一位出版社的朋友陪同秦文君前去。课间很多孩子在校门口等着找她签名,远远看到两人身影时,便大呼“秦老师”“大作家”,并一齐涌来。秦文君激动地取出水笔,扶正眼镜,结果却发现孩子们绕过她,冲向她的朋友。在朋友反复纠正后,孩子们仍固执地说:“不可能,不可能。”事后,秦文君问出原因,是因为他们看到过来两个老师,认为一个背着名牌包的老师才是大作家。

秦文君的作品有哪些

秦文君的作品大全:

短篇小说

《尼伯龙根的宝藏》《告别裔凡》《这个夏天》《女孩故事》《毛妮》《等她到明天》《友情》《担惊的滋味》 《罗莎莉,罗莎莉》《情感》《哦,我的坏女孩》 《明珠》《沼泽地》 《情到深处》 《天地》《角色》《红裙子》 《四弟的绿庄园《瑞黎姨妈》《老祖母的小房子》《穿出窄巷》《永远的玛丽亚》《神秘夜》《橙色》 《少女罗薇》《我的坏女孩》《表哥驾到》《愿太阳照耀你》《新锁》《想见米男》《博士毕德》《飞来祸》《男丁传奇》《我家老郑》 小辫子丫丫和大个子力力《玩具狗克拉克拉》《小丑的自白》《孤女俱乐部》《我们是一家人》

中篇小说

《金童玉女》《穷心香和富可人》《单身汉小韦》《宝贝当家》《变变变》《南方小柚》《三个王斌的寒假》《别了,远方的小屯》《闪亮的萤火虫》《孤儿乐子》《逃逃》《天棠街3号》《我不想搬家》《家有小丑》《阿莫历险记》

长篇小说

《十六岁少女》《开心男孩》《开心女孩》《黑头发妹妹》《十五岁之夏》《我做女孩》《男生贾里全传》 《女生贾梅全传》《小鬼鲁智胜》《小人精丁宝》《小丫林晓梅》《调皮的日子》《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农场》《大狗喀啦克拉的公寓》《逃逃》 《云裳》《小香咕》系列 《笠笠》系列《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俞林留汉》《花彩少女的事儿》《会跳舞的向日葵》 《贾里日记》《会跳舞的向日葵1小花园国的公主》《会跳舞的向日葵2消失的葵花盘》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 《贾梅日记》

散文随笔

《傻瓜相机》 《感恩生活》《婚姻风景线》 《谢谢你的沉默》《哭笑人生》(书信)《纯情年代: 飞翔在童心世界》《你好,小读者》(书信) 《活着的一万零一个理由》《女孩船》《美容学校的女孩》

上一篇:青春不散

下一篇:周记400字初中